上星期和一班在世界各地從事兒童和青少年工作的志願者網上會議,與會者提出,新冠病毒對兒童的直接影響和成人相比,表面看來似較輕微,不論病情和死亡率都遠不及成人,但間接的影響卻不少,兒童事實上是疫症附帶損害的主要受害者之一。
甲是資深社工,20年前從香港移民到美國,多年來服務對象都是少數族裔和貧窮家庭。他在會上報告,指美國不少窮人家庭的兒童,在家裏吃飯也吃不飽,全仗學校供應免費午餐,才得到足夠的營養。然而學校因為疫情停課,改為網上教學,學生整天呆在家裏,不但影響他們的學習,還因為缺乏了學校的營養午餐,部分更導致營養不良。我乍聽之下有點覺得難以置信。想像中這種事只會在第三世界國家發生,怎可能跟號稱「世界首富」的美國拉上關係?但事實上不單甲的報告如是說,美國關注兒童健康的學者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相關論文,更借此批評美國貧富不均,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現况。
兒童病人「不受歡迎」
另一位講者乙服務醫護界,她指出自從新冠肆虐以來,許多地方的兒童醫療服務水平相應下降。有些是因為醫療人手緊絀,根本騰不出醫護來照顧非緊急病症,包括患普通兒科病的兒童。另外一個原因,是醫生根本不歡迎兒童病人。想疫症之初,當全世界還未摸清楚病毒的來龍去脈,世人自不然對突如其來的疫症大為恐慌,醫護也不例外;加上那時嚴重缺乏個人保護裝備(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, PPE),醫生擔心自己診所成為播疫中心,或害怕病毒無眼,令自己或員工染疫,有些索性暫停營業,以策萬全,有些則謝絕傷風咳嗽或有發燒徵狀的病人;小朋友看醫生,大部分都是因為呼吸道感染,或各種病毒(不是冠狀病毒)或細菌引起的發熱炎症,很自然成了排擠對象。香港部分私人執業醫生,以及私家醫院,疫症初期亦謝絕患發燒的病人,父母即使一萬個不樂意,也被迫帶病童往公立醫院急症室裏擠,除了要排長龍,還要擔憂受驚,害怕孩子在病人密集的急症室感染到新冠病毒。
疫苗接種率下降 可致傳染病爆發
小朋友因為新冠看不到醫生,還有一個「副作用」,就是兒童疫苗接種率下降,這現象在一些中、低收入國家已開始浮現。小兒疫苗抵禦的傳染病,例如麻疹、百日咳、小兒麻痹症、嗜血桿菌等,都是惡名昭彰的小兒殺手,要是小朋友因疫情忽略或者延誤了接種疫苗,大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。若有大量兒童不接種疫苗,社區上對這些傳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口比例將會上升,「群體免疫」(herd immunity)相應下降,有可能導致社區爆發,後果堪虞。
新冠疫情曠日持久,帶來的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大家都耳熟能詳。全民抗疫,同時也要正視疫情為兒童帶來的collateral damage。
文:霍泰輝(兒科專科醫生)
November 02, 2020 at 04:51AM
https://ift.tt/325exRP
兒言自得:疫症的附帶損害- 20201102 - 副刊 - 明報新聞網
https://ift.tt/3egJir6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