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Sunday, November 1, 2020

剪口罩耳掛救救雀鳥- 20201102 - 副刊 - 明報新聞網

dalamlima.blogspot.com

在全球疫情下,我們棄置的口罩成為大量垃圾。海鳥被丟棄的口罩苦苦纏上,變成牠們的壽衣。我們應盡所有力量去保護環境,讓各種生物能有生存空間。

期望有一天我能告訴孫兒:「我留給你的世界真的美好!」

在WhatsApp群組收到一個信息:「Don't forget to cut the straps!」畫面是一個口罩,內附一段影片。為何要剪掉口罩耳掛呢?難道是一個更周全的防疫方法嗎?

隨即播放影片,看到的是:我們棄置的口罩已經成為各種不同垃圾,或浮於海面,或丟棄於沙灘及岸邊。而下一個畫面就看到:各樣的雀鳥,有鷸、鷺、鷗、鴴等都被我們丟棄的口罩苦苦纏上。牠們的爪子被口罩帶子纏着,有些努力掙扎躍高想甩掉,有些拖着口罩前行。鏡頭所見,口罩帶子愈纏愈實,雀兒怎樣也甩不掉。最後見到一隻小磯鷸倒臥石上,相信死前經過多番掙扎,因為那件口罩壽衣已有磨損。

疫境中的鴕鳥

影像直逼心底,真是有點逃也逃不掉的感覺。其實我們知道那成億上兆的即棄口罩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。地球已經生病,環境已經回復不來了,但是我們有時仍想做鴕鳥。如果可以迴避的話,希望暫且不去想環境污染的問題;又或者告訴自己,疫境當前,生態環境就讓它擱置一旁吧。

但是,真的可以嗎?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,生活了近大半世紀的地方變得愈來愈壞,我們真的能夠無動於中嗎?

對於我,目睹雀鳥的苦况尤其困擾,因為我承認對雀兒有特別偏好。觀鳥活動帶給我無窮樂趣。能夠遠離石屎森林,走進自然,看那一草一木、一花一鳥,使人精神煥發。所以一直以來,一有時間,我總希望往郊野去。在林間、河牀及海灣看不同生物,尤其是雀鳥。對觀鳥者來說,香港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雖然面積細小,但位於南北候鳥遷徙的中途站,有超過500種鳥類會在不同時刻出現於香港,種類及數目確實不少。只要細心聆聽,每種鳥兒的叫聲都有分別,羽毛及顏色更不用說,簡直是千變萬化,亮麗多姿。

開始觀鳥之後,我就想分辨牠們、了解牠們。看到香港觀鳥會舉辦認識雀鳥及推廣觀鳥的課程,想也沒多想便立即報名,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。

野鳥是大自然精心傑作

觀鳥班給我無比得着。除了認識雀鳥種類及特徵之外,最吸引是實地觀鳥。資深觀鳥同好教識我如何欣賞這大自然的美。面對活潑好動的鳥類,能於短時間內找出牠的位置,掌握特徵,辨識該鳥種名字;或從地上的鳥腳印、羽毛、叫聲等,再綜合鳥的大小、出現季節、生態環境等來推演正確的鳥名,這樣的賞鳥過程,真是樂趣無窮。透過望遠鏡仔細看鳥,才發現雀鳥羽毛是這麼漂亮,神態是這麼撩人。野鳥是大自然的精心傑作,賞鳥更是一種藝術鑑賞。

由觀鳥,我愛上了雀鳥攝影。最初揸起相機「影雀仔」只出於需要,因為自己是觀鳥初哥,好不容易才看到雀仔,但一轉過頭已飛得無影無蹤。想弄清楚看到什麼鳥都已經一頭霧水,更遑論分清牠是成鳥、幼鳥、留鳥、涉禽等。於是,相機就是最好的助手。一見有鳥飛過,趕緊按下快門攝下,再對照圖鑑或請教同好,總能找出線索。因此每次觀鳥,我總是帶同相機做紀錄,然後將相片冲曬出來,慢慢對着鳥書逐一確認。

不過,一開始雀鳥攝影就發現不容易。起初的照片都是「矇查查」。使我不期然問:為何人家可以攝得這麼清?這麼好?因此,我不停尋找資料。每當到外地,我總是往大型書店跑,希望找到多一些有關鳥類及生態攝影書籍,從中對拍攝器材、技術及角度有更多認識。

愈是嘗試,愈發現雀鳥攝影充滿挑戰。由於雀鳥怕人,而且眼睛有望遠功能,對移動物體尤為敏感,只要感覺有人便會立即飛走,因此,當看到一隻鳥時,我們要站着不動,然後慢慢舉起望遠鏡靜靜觀察。如果想靠近一點,則要有耐性。因此,拍攝到一張美麗的雀鳥照片不是一件容易事。就是因為有難度,滿足感才更大。尤其當捕捉到雀鳥覓食、求偶、育雛、築巢、洗澡、梳理羽毛、飛行等珍貴畫面時,更覺充實。雀鳥的趣怪動作往往會逗得我們會心微笑,樂上半天!

記得在20多年前,我們家最喜愛的活動就是到觀鳥天堂。每逢周日,兩個女兒都會和鳥兒鬥早起,整裝待發,和我一起去觀鳥。我們足迹踏遍米埔、塱原、尖鼻嘴、南生圍、鹿頸等。此外,香港高地、開闊原野、林地、溪流甚至是市區如九龍公園丶香港公園、彭福公園等,都是觀鳥好去處。

米埔自然保護區是我們的至愛。在禁區的觀鳥屋內,我們曾細數反嘴鷸、卷羽鵜鶘、鳳頭鸊鷉、大麻鳽、彩䴉,以至是黑臉琵鷺的數目。大量水鳥休憩於兩岸泥灘,實在是目不暇給。曾目睹不少隔岸漁民,潛過保護區來捕捉彈塗魚和水鴨。當時覺得他們騷擾了生態,實在討厭;但是後來才發現原來有漁民潛來,總比往後好,因為深圳之後發展急速,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對岸已再不是濕地泥灘,而是一點一點繁雜不滅的燈光,一座一座冰冷的石屎森林。城市的高度發展大大侵略了野生動物的生態環境及生存模式。自此,我們已很難再在米埔找到卷羽鵜鶘和黑臉琵鷺的蹤影了。香港福地已逐漸失色!

野鳥常被視為「環境指標生物」。透過賞鳥,我們可以監測環境的變化。氣候變化已為地球敲響了警號;亞馬遜雨林逐步消失,極地冰塊大量流失,遍海的珊瑚漸步向死寂,大幅土壤因過度使用而乾涸。曾聽過英國廣播員、自然歷史學家大衛艾登堡 (David Attenborough)這樣說過:「如果人類不改變生活方式,任由地方變壞下去,氣候會愈來愈極端,動物種類會愈來愈少,人類亦會愈來愈難生存下去。」

生物學家曾告訴我們,鳥類是環境最佳的偵測器,是大自然生存發展的重要指標。致力保護鳥類棲息地,等同保障人類良好的生活環境。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盟友。剪掉口罩才丟棄,對於環境保護或許是全無助益,但在可能情况下我仍會這樣做。為了後代子子孫孫,我們應盡所有力量去保護環境,讓各種生物有生存空間。關懷、尊重生態環境是核心價值,無可推搪。

文:梁萬福

編輯:王翠麗

facebook @明報副刊

明報健康網:health.mingpao.com

電郵:feature@mingpao.com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November 02, 2020 at 06:57AM
https://ift.tt/3oPWkRW

剪口罩耳掛救救雀鳥- 20201102 - 副刊 - 明報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3egJir6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