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電梯緩慢地向下移動,終於「咯登」一聲停住不動了,是地下二層。電梯門徐徐打開,門外的過道裡一盞小吊燈孤伶伶地亮著,昏黃的光線沒多遠就被濃密的黑暗吞沒。李琦憑著直覺,沿過道往裡走,在差不多十米開外的一根原木柱子上摸到開關,向上一撥,酒窖的燈亮了,一排排高大的木架和上面層層落著的黑漆漆酒瓶豁然眼前。
他逕直走向靠牆的一排,仔細分辨每一層、每一格上的標牌:波爾多、梅多克、拉圖酒莊,94年、85年……82年!找到了,1982年的拉圖,一級,對,一共兩瓶。他輕輕拿起一瓶,核對酒標無誤,將酒放到手臂上一塊雪白的餐巾上,轉身返回電梯,經過那根圓木柱子的時候,本能地把燈關了。
主層正裝餐廳的一個隔間裡,馬斯克先生正在桌旁等他。筆挺的香檳色桌布上,兩套雪亮的銀餐具已經擺好了,高大的波爾多紅酒杯,一小杯威士忌……中間一盞精緻的小檯燈使屋裡的光線,呈現出溫暖的色調和層次,也讓馬斯克臉上一道道刀刻般的皺紋愈發顯得深刻。
他是城裡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,也是這家老牌英式俱樂部的資深會員。他經常來,尤其是手頭的案子有重大進展的時候,他喜歡在這裡慶祝。每次他來的時候,都會讓侍者把李琦召來,他喜歡稱他「Lee」。
李琦也喜歡別人這麼叫他。雖然來這兒不少年了,他一直都沒有英文名字,他覺得這就挺好,英文也有「Lee」姓,咱東西通吃,或者說「到哪兒都平趟」!他在當地業界有點小名氣,城裡幾家大酒店都向他伸出過橄欖枝,也有獵頭公司時不時來個電話問長問短。
他的名氣源於他那個也是以「Lee」為名的薦酒博客,上面著實有著不少粉絲。網紅的感覺有時讓他有點兒飄飄然,然而那只是業餘愛好,不當飯吃,養家餬口還得掙真金白銀才行。這不幾年前他受聘這家多倫多著名的精英會所,做酒水經理至今。他常自嘲自己是「洋酒保」,也不時納悶,怎麼就幹起這個?
做為酒保,李琦掌控著這家大俱樂部全部酒水的進出,並負責為俱樂部的幾家餐廳、酒吧制定酒單、培訓員工。遇到重要場合,還親自出馬,向客人薦酒及提供服務。當然,他最偏心的一定是正裝法餐廳,那本幾十頁厚、多達五百餘種、,涵蓋世界各地,包括老歐洲及新世界幾乎所有著名產區及葡萄種類的葡萄酒單,著實讓他費了不少心思,也是他的激情所在。
維持這個酒單不容易,那些從每年浩如煙海的葡萄酒產品中遴選出來的必須具有代表性,既照顧客人對品牌(產地、酒莊、葡萄酒商)的癡迷,又要挖掘出名不見經傳但特點突出、品質一流的新星──事實上這部分是他最感興趣的──還要考慮產品的性價比、可能的利潤率及東家的投資價值……上面頭兒可是只要數字的!
李琦喜歡這份工作。不是說嗎,最幸福的生活是什麼?幹自己喜歡的事,然後掙錢。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。當初要不是有名師推薦,他一個連英語都說不俐落的「亞裔面孔」,能在一家傳統深厚的精英會所,謀得這樣一個高技術含量的職位,門都沒有。說不好聽的,那不是班門弄斧嗎?
他老師迪恩先生是享譽世界的鑒酒大師,理論、實踐兼備,曾經在摩納哥和米蘭的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上兩次拔得盲賽頭籌,出版的幾本書更是行業經典。對很多葡萄酒製造商來說,他的推薦就是名譽和銷售的保障。青出於藍,李琦覺得自己也不差,雖經驗少點,語言、文化背景更不是強項,可他自信東方人有東方人的優勢,特別是當你把古老神祕的東方哲學和同樣古老神祕的葡萄酒,聯繫到一塊兒的時候。
他有幾個法寶。強大的知識儲備,好學加記性好,當學生的時候他就牛。您說吧,您要什麼,哪兒的、哪年的,啥葡萄種、啥口味,啥力度、甜度、酒精度的?他知道某年某月世界某個角落的某個酒莊發生了什麼,土壤、氣溫、日照、降雨、蟲害,在他心裡都有登記。他知道葡萄酒製造工藝上的每一個細節,特別是近年來DNA分析技術的應用。他知道哪種酒配那道菜、該用那個杯子,為什麼用不用有什麼後果……
有一次他應邀出席了一個奧地利著名酒器製造商的酒會,席間演講那傢伙,CEO(據說是家族第三代)自然少不了自賣自誇──這不奇怪,不然人家請你幹麼?可到後來越講越過分,一邊吹噓自家產的水晶醒酒器皿如何如何好,一邊竟忽悠連香檳都要提前開了醒酒,而不用在乎酒裡的氣泡是跑了還是藏著!這是大忽悠啊!氣兒跑了那……那什麼還叫香檳嗎?忽悠!他當時就明白了,光有知識是不夠的,你還得會說。(一)
August 09, 2020 at 05:00PM
https://ift.tt/2F728nY
酒保李琦(一) - 世界日報
https://ift.tt/3egJir6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